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創立於西元1823年,是英國五大不參加商業排名的大學之一(另外四所是倫敦大學學院教育研究院、倫敦商學院、克蘭菲爾德大學、蘇富比藝術學院)。學院是一個以研究為導向的學術機構,超過90%的學術成員致力於各項研究工作,並且學術研究能力於各項評比中表現優異。伯貝克學院曾有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2001年的科研評估有12個學系被評比為具有國際卓越水平的5*與5。其中有5*等級的包括英語、歷史和西班牙語,有5等級的包括晶體學、地球科學、經濟學、藝術史、法律、哲學、政治學、心理學和德語。雖然伯貝克學院不參加一般商業排名,但是在2001年衛報公布的RAE學術得分排名中,其排名如下: 伯貝克學院得分列英國第13,有10個科目進入國內前十,其中,英語專業全英第一,歷史學全英第一,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政治學與國際研究、心理學、地球科學都位列全英前五,在其教學和學術方面享有全英頂級的水準和世界級的聲譽。伯貝克學院於2006年斥資3,300萬英鎊在英國東區的斯特拉福德(Stratford)成立新校區,預計於2013年秋季開放,提供與倫敦中心校區相同水平的課程,學生可以在申請時自由選擇兩所校區。
布魯內爾大學(Brunel University London,簡稱Brunel)是一間位於倫敦烏克斯橋外郊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是倫敦地區十大名校之一,也是倫敦唯一的一所校園式大學。創立於1966年,該校共有一萬三千多名學生,其中國際學生約為三千人,分別來自一百多個國家。 布魯內爾大學有理想的地理位置,一方面靠近倫敦,可享受大都市的生活,又可以避開昂貴的生活費,從學校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很快就可以到達倫敦市中心,當地的公路和鐵路交通四通八達,學生可以快速又方便地到達英國其他城市。 布魯內爾大學設有八個學院,分別為藝術學院、商學院、法學院、工程與設計學院、健康科學與社會關懷學院、訊息系統、電腦科學與數學學院、社會科學學院、運動和教育學院。布魯內爾大學在英國的全國排名大約在45名左右,其工程與設計學院每年會舉行一次設計展覽,名稱為「Made in Brunel」(布魯內爾製造)以展覽即將畢業的學生們的作品。該校的工程、法律及財經特別有名,另外,其商學院底下的管理(Management)、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行銷(Marketing)、企業管理(MBA)也都是布魯內爾的熱門課程。
倫敦大學城市學院(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位於英國首都倫敦,擁有一百二十多年的教學和研究歷史,創建於1894年。 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在倫敦內有數個校區,主校區位於伊斯靈頓的北安普頓廣場。該校的傳播學系在英國相當知名,在QS新聞傳播科系類排名全英國第二。其卡斯商學院(Cass Business School)更是聞名世界,該學院的金融、精算、和房地產科系分別在不同排名上取得世界第一位,因為競爭激烈,錄取率極低,是全英國最難申請的商學院之一。 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底下設有八個學院,分別為卡斯商學院、文學院、工程和數學學院、保健科學學院、護理與助產學院、訊息學院、法學院和社會科學院。工商管理碩士課程在商學院排名世界第41位,全英國第7位。財務金融碩士排名世界第15位,全英國第4位。除此之外,該校的房地產碩士(MSc in Real Estate)、國際會計與財金碩士(MSc i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 Finance)、保險與風險管理碩士(MSc in Insurance & Risk Management)和行銷策略與創新碩士(MSc in Marketing Strategy and Innovation)在世界都相當出名。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又稱為金史密斯學院,是一所位於英國倫敦的公立研究型大學,隸屬於書院聯邦制大學倫敦大學,創立於1891年。 主要發展領域為藝術、設計、人文、和社會科學。金匠學院位於倫敦東南區的新十字(New Cross),校區連外大眾運輸工具有公車、火車、地鐵。從倫敦一區搭火車約十五分鐘就可以抵達金匠學院。由於金匠學院專攻藝術和傳播的性質極為特殊,在許多世界綜合大學排名時常表現不佳未上榜,但在專業排名方面名列前茅,在2019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傳播學與媒體研究排名全球第7,全英國第2,藝術設計排名全球第11,全英國第4,人類學排名全球第41,全英第9。 倫敦大學金匠學院主要的科系和研究中心有: 人類學系(影視人類學中心)、藝術學系、文化研究中心、電腦科學系(金史密斯數位工作室)、設計學系(科技教育研究室)、戲劇學系(品特創作中心)、教育研究學系(語言、文學和學習中心、藝術和學習中心)、英文和比較文學學系、歷史學系、文化創意研究所、語言研究中心、媒體與傳播學系、音樂學系、政治學系、社會治療與社區研究系、心理學系、社會學系和視覺文化學系。
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全稱帝國科學、工程及醫學院(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是一所位於英國倫敦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創立於1845年。學院本為倫敦大學聯邦中的一員,後來在2007年7月9日其百週年紀念日正式宣布獨立,並由數個機構合併而成。 帝國學院是一個開放式的大學,由眾多分散的校區組成,但大部分院系還是在南肯辛頓校區,位於英國倫敦海德公園南邊和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旁,在倫敦的西敏市和皇家肯星頓和切爾西區交界處,一個學術機構密集的區域。倫敦帝國學院是英國羅素大學集團、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和國際科技大學聯盟成員,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倫敦大學學院等校並稱為金三角名校和G5超級菁英大學。 帝國學院在2020 QS 世界大學排名在第9位,在2020 US News 世界大學排名第20位。帝國學院設有工程學院、醫學院、自然科學院和商學院。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文系,提供選修政治、經濟、歷史、藝術和語言課程。作為一個專攻工程學、醫學、理學的大學,倫敦帝國學院擁有世界頂尖的科學研究水平,與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並稱世界四大理工學院。
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簡稱King's或KCL,又譯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是倫敦大學的創校學院之一,創立於1829年。它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知名學院,以研究為導向,也是英格蘭第四古老的學校,培養出許多諾貝爾獎得主和世界政商名流,倫敦國王學院為英國最難入學的學府之一,每年來自世界各地學生申請入學。2021 QS世界排名中,KCL排名第31位。其牙科、心理學、政治學與國際研究、哲學和文學等多門學科都排名在世界前20。國王學院的主要校園位於倫敦西敏市河岸街,其餘三個校園位於泰晤士河畔,在南倫敦丹麥山也擁有校區。倫敦國王學院提供了醫學、牙科、藥理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科學與工程(化學和物理相關科系)、人文、法律、商務管理、社會科學及公共政策等超過200個不同的學位和課程。該校的醫學院規模全英國最大,底下有9個科系和23個研究組,與生命科學學院和牙醫學院亦有緊密聯繫。國王學院的學生除了可以使用學校的圖書館外,還可以同時享有倫敦大學圖書館、大英圖書館和其他無數圖書館和專業機構的使用權,是學生很大的一個福利。所有的學術單位和職業協會皆在倫敦設有本部或分支機構,並會定期舉辦學術活動,讓學生可以隨時接受到最新的學術訊息。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多簡稱LSE),成立於1895年,是倫敦大學的成員學院之一,畢業生被授予倫敦大學的學位。校園位於倫敦市的法律中心賀本(Holborn),毗鄰皇家法庭(Royal Courts of Justice)和倫敦四大法律學院(Inns of Court),其中最著名的林肯法律學院(Lincoln's Inn)就近在咫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一直以來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的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一起並稱為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學院是法律、經濟學、國際關係、政治學、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社會政策等方面研究的先驅。學生國際化是學院的特色之一。全日制學生約有7500名,其中英國本地生占38%,另外18%來自歐盟成員國,44%來自世界其他120個國家及地區。學院的主要圖書館——英國政治經濟圖書館,是全球最大的經濟和社會科學專門圖書館之一。倫敦政經學院也是英國金三角名校(Golden Triangle (UK universities)和羅素大學集團(Russell Group)的成員。 倫敦政經學院在1895年由工人社會主義組織費邊社成員韋伯夫婦(Sidney and Beatrice Webb)、格雷厄姆•華萊斯(Graham Wallas)和蕭伯納建立。它的研究課題一直專注於貧窮、財富不均等相關議題。這使得倫敦政經都成為影響英國工黨的重要力量之一。倫敦政經學院得到迅速擴張,在1896年9月就與新建的校圖書館英國政治經濟圖書館一起搬到了Adelphi Terrace 10號,並在後來幾年繼續發展的步伐。到了1900年,倫敦政經學院被倫敦大學認可為其所屬的一個經濟院系,並與同年開始招收大學部生和博士生。 大學部系所:會計與金融、經濟、管理、工業關係、組織管理研究、信息系統、國際關係、法律、數學、統計學、大眾與傳媒、哲學、邏輯與科學方法、社會政策、社會心理學、社會學、地理與環境。碩士文憑課程:會計與金融、社會學。還有上百個碩士學位課程。 校友及教員之中包括13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3名政府或國家元首、30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29名上議院議員。在諾貝爾獎方面,除了蕭伯納、伯蘭特•羅素是獲得文學獎,而拉爾夫•約翰•本奇、菲力浦•諾埃爾-貝克男爵是獲得和平獎之外,其他人都是獲得諾貝爾經濟獎。
倫敦瑪麗王后大學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於 1885 年創立,是英國倫敦大學體系中規模較大的學院,為倫敦市中心內少數有大型校園環境的學校之一,學校一共有四個校區,都可乘地鐵到達,最大的校區位於倫敦的East End地區,而大部分的課程都在 Mile End 校區授課。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醫學、牙醫、法律、財務會計等科系非常著名,尤其法律、財務會計深受台灣學生歡迎。倫敦大學瑪麗王后學院為羅素大學集團研究大學聯盟的成員之一,其他成員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等世界一級名校。該校設有200多個學位的課程,大學在英國2018年研究評審工作根據衛報排名第十一位及泰唔士報高等教育中排名第十三位。近幾年世界排名大多在90名上,其在法律、財金、多媒體、電腦方面表現特別突出。
倫敦皇家哈洛威大學(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簡稱為「RHUL」)成立於1985年,該校在2014-1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英國第12位,世界第118位。學院內的資訊安全系、戲劇系、音樂系及多媒體藝術係為全世界所知名,另外知名的系所為政治學、心理學、地球科學、數學。該校於QS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中表演藝術系2016及2017年年排名第14名。倫敦皇家哈洛威大學內的校園建築也非常漂亮,學校在近年新建及增設設備及教學大樓,管理、經濟、傳媒、藝術的學位課程,非常適合未來想實習,或想在英國有工作經驗的學生。 倫敦皇家哈洛威大學位於倫敦近郊,整座城市學術氛圍濃厚,居住環境幽靜,交通便捷,搭乘大眾運輸可達倫敦市中心採購,至倫敦市中心大約只需要35分鐘的火車車程,生活機能相當便利;並且位於郊區有,花費相對於市中心負擔小。
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UCL)是一所創建於1826年的綜合性大學,也是倫敦大學的創校學院。UCL通常被認為是繼牛津、劍橋之後英格蘭第三古老的大學。UCL是第一個在招生上不論種族,宗教和政治信仰的英國大學,被認為是英國教育平權的先鋒。倫敦大學學院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並稱英國的“金三角”;同時,它還與劍橋、牛津、帝國理工、倫敦政經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UCL還是“羅素大學集團”(英國頂尖大學的聯盟,有19所成員大學,類似於美國的“常春藤”)的成員,為其籌集近半比例的總研究資金。 UCL始於1826年,最初的名字就是"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鑒於當時的最著名的也是英格蘭僅有兩所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都是嚴格意義上的教會學校,UCL作為一個不屬於任何教派的同等代替物被建立。 UCL從一開始就是作為一所綜合大學被建立,而不是學院或者研究機構。 但是,UCL獲得皇家憲章授權獨立頒發學位的努力遭到英格蘭教會的強烈反對,直到十年後的1836年,現在倫敦大學(又UCL與KCL聯合建立,UCL從此放棄"倫敦大學"的名號)系統建立起來的時候,UCL才獲得了法定的認可獲得頒發倫敦大學學位的權力。UCL是大不列顛歷史上第一所無差別接受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高等學府。 倫敦大學學院是英國規模最大、學科最廣的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共設8所學院,下屬72個系,其中60個系達到世界學術先進水平。這8所學院包括:文學與人文科學、建築與環境、臨床科學、工程、法律、生命科學、數學與物理科學、社會科學與歷史學學院。其中臨床科學院最大,下屬22個系和擁有5所醫學院,教授80多門專業課程,其中細胞生物學、生理學、兒科、神經學和眼科是王牌專業。 倫敦大學學院產生了多位知名政治要員及組織領袖、32名諾貝爾獎得主(以生理學或醫學獎居多)、3位菲爾茲獲獎者、數位著名文藝人。政界著名倫大學院人包括:聖雄甘地(印度獨立運動領袖)、喬莫•肯亞塔(肯亞國父)、湯瑪斯•馬薩里克(捷克斯洛伐克首任總統)、西沃薩古爾•拉姆古蘭(模里西斯首任總統)、伊藤博文與小泉純一郎(日本首相)、伍廷芳(中華民國總理)。
UIC一年制MBA主打短時實惠的課程設計,讓您一年即可取得工商管理碩士(MBA),申請以口筆試取代GRE/GMAT以及TOEFL/IELTS成績,精實的學程讓您得以加強商科理論基礎並同時增強實務經驗,畢業後即可進入職場發揮所學,成為不可多得的管理人才!
想要出國念書前總是有滿滿的文件及考試需要準備,若是有工作的上班族還需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來準備,或是承受著英文考試考不好加上GPA成績不夠高的風險壓力,因此條件式入學/PATHWAY這兩種入學方式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多數學校皆有條件式入學/PATHWAY入學方式(英國稱Pre-sessional課程)。
PTE考試是英國培生教育集團辦理的英語能力鑑定考試,可使用在英國、紐澳、美加等國的留學申請,或英國簽證申請。PTE考試檢驗考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考試時間全長三小時左右,每項目計分10-90分,考試費用為195美元,全程線上測驗,評分採電腦閱卷。PTE目前在台灣有一間考場,想到英國留學的學生,可考慮使用PTE作為英檢證明。
GPA(學業平均成績)是申請美國大學的重要指標。台灣多數學校採 4.3 制,而美國普遍使用 4.0 制,導致申請時需進行換算。直接按比例轉換並不準確,建議依據 A、B、C 等級 對應美國 GPA 計分方式,或透過 WES 等機構進行認證。名校通常要求 3.5 以上 的 GPA,若 GPA 未達標,仍可透過學習趨勢、專業表現與課外經歷提升競爭力。
免托福、雅思和 GRE / GMAT / SAT 即可申請美國、英國、加拿大大學/研究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