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簡稱UCL)是一所創建於1826年的綜合性大學,也是倫敦大學的創校學院。UCL通常被認為是繼牛津、劍橋之後英格蘭第三古老的大學。UCL是第一個在招生上不論種族,宗教和政治信仰的英國大學,被認為是英國教育平權的先鋒。倫敦大學學院與劍橋大學、牛津大學並稱英國的“金三角”;同時,它還與劍橋、牛津、帝國理工、倫敦政經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UCL還是“羅素大學集團”(英國頂尖大學的聯盟,有19所成員大學,類似於美國的“常春藤”)的成員,為其籌集近半比例的總研究資金。 UCL始於1826年,最初的名字就是"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鑒於當時的最著名的也是英格蘭僅有兩所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都是嚴格意義上的教會學校,UCL作為一個不屬於任何教派的同等代替物被建立。 UCL從一開始就是作為一所綜合大學被建立,而不是學院或者研究機構。 但是,UCL獲得皇家憲章授權獨立頒發學位的努力遭到英格蘭教會的強烈反對,直到十年後的1836年,現在倫敦大學(又UCL與KCL聯合建立,UCL從此放棄"倫敦大學"的名號)系統建立起來的時候,UCL才獲得了法定的認可獲得頒發倫敦大學學位的權力。UCL是大不列顛歷史上第一所無差別接受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高等學府。 倫敦大學學院是英國規模最大、學科最廣的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共設8所學院,下屬72個系,其中60個系達到世界學術先進水平。這8所學院包括:文學與人文科學、建築與環境、臨床科學、工程、法律、生命科學、數學與物理科學、社會科學與歷史學學院。其中臨床科學院最大,下屬22個系和擁有5所醫學院,教授80多門專業課程,其中細胞生物學、生理學、兒科、神經學和眼科是王牌專業。 倫敦大學學院產生了多位知名政治要員及組織領袖、32名諾貝爾獎得主(以生理學或醫學獎居多)、3位菲爾茲獲獎者、數位著名文藝人。政界著名倫大學院人包括:聖雄甘地(印度獨立運動領袖)、喬莫•肯亞塔(肯亞國父)、湯瑪斯•馬薩里克(捷克斯洛伐克首任總統)、西沃薩古爾•拉姆古蘭(模里西斯首任總統)、伊藤博文與小泉純一郎(日本首相)、伍廷芳(中華民國總理)。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簡稱Cantab)位於英格蘭的劍橋鎮(Cambridge),是英國也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之一。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齊名為英國的兩所最優秀的大學,被合稱為「牛橋(Oxbridge)」,英國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作家、政治家都來自於這所大學。劍橋大學也是誕生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高等學府,有81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經在此執教或學習,70多人是劍橋大學的學生。劍橋大學還是英國的名校聯盟「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 of Universities)和歐洲的大學聯盟科英布拉集團(Coimbra Group)的成員。 據傳說,劍橋大學成立於1209年,最早是由一批為躲避毆鬥而從牛津大學逃離出來的學者建立的,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在1233年給與劍橋「校長及大學學者」以保護的確認,進一步確認了劍橋作為大學的地位。劍橋大學的第一所學院彼得學院於1284年建立,其他的學院在14世紀和15世紀陸續建立,最早為女性所設立的學院是1869年的格頓學院和1872年的紐納姆學院。第一批女學生在1882年參加了學校的考試,但是直到1947年女性被接納為學校的正式學生,而牛津大學在20年前就已經這麼做了。 劍橋大學的學生參與多種業餘活動,其中划船(rowling)是最流行的體育運動,劍橋大學各學院間經常比賽,而且劍橋大學每年4月份都會與牛津大學舉行划船比賽,各學院間還舉行其他各種體育比賽,包括橄欖球、板球、國際象棋等。 劍橋大學校友包括了多位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作家、哲學家。共有91位諾貝爾獲獎者、4位菲爾茲獎得主、4位圖靈獎得主曾為此校的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
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坐落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市,是一所創建於1583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愛丁堡大學是蘇格蘭的第四所也是整個英語圈的第六所大學,在蘇格蘭排名通常位於第一或第二位,競爭者為同樣是古典大學的格拉斯哥大學和聖安德魯斯大學。它是唯一同時身為羅素集團、科英布拉集團及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的蘇格蘭大學。此外,愛丁堡大學還與世界上知名的學術機構保持聯繫,包含美國的常春藤盟校及加拿大的U15。愛丁堡大學在歐洲啟蒙時代具有相當重要的領導地位,使愛丁堡市成為了當時的啟蒙中心之一,享有「北方雅典」之盛名。其著名的畢業生,包括:自然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哲學家大衛·休謨、數學家托馬斯·貝葉斯、作家阿瑟·柯南·道爾、發明家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美國獨立宣言簽署人約翰·威瑟斯龐及班傑明·拉什。截止2019年3月,愛丁堡大學共有19名諾貝爾獎得主、3名圖靈獎得主、1名菲爾茲獎得主和1名阿貝爾獎得主。其與英國皇室保有良好關係,菲利普親王在1953到2010年擔任校監,2010年至今則由長公主安妮公主就任。愛丁堡大學設有8個學院,分別是:藝術學院、法學院、神學院、科學與工程學院、社會科學院、獸醫學院以及音樂學院。商學院在1980年創立了自己的MBA課程。最熱門課程有金融類、管理類以及市場行銷類。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位於英格蘭東南區域牛津郡牛津市,是一所世界聞名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它是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為英國甚至為世界級的頂尖學府,經常擠身於世界前五名之列。牛津大學是一所「都市大學」,沒有一個主校區,學校的各個學院、學系部門以及其他設施均散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裡。牛津大學培養眾多社會名人,校友當中包括28位英國首相、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而截至2019年10月,牛津大學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有72位諾貝爾獎得主、3位菲爾茲獎得主、6位圖靈獎得主。牛津大學在數學、物理、醫學、法學、商學、文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它同時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大學出版社,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學圖書館系統。
UIC一年制MBA主打短時實惠的課程設計,讓您一年即可取得工商管理碩士(MBA),申請以口筆試取代GRE/GMAT以及TOEFL/IELTS成績,精實的學程讓您得以加強商科理論基礎並同時增強實務經驗,畢業後即可進入職場發揮所學,成為不可多得的管理人才!
想要出國念書前總是有滿滿的文件及考試需要準備,若是有工作的上班族還需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來準備,或是承受著英文考試考不好加上GPA成績不夠高的風險壓力,因此條件式入學/PATHWAY這兩種入學方式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家多數學校皆有條件式入學/PATHWAY入學方式(英國稱Pre-sessional課程)。
PTE考試是英國培生教育集團辦理的英語能力鑑定考試,可使用在英國、紐澳、美加等國的留學申請,或英國簽證申請。PTE考試檢驗考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考試時間全長三小時左右,每項目計分10-90分,考試費用為195美元,全程線上測驗,評分採電腦閱卷。PTE目前在台灣有一間考場,想到英國留學的學生,可考慮使用PTE作為英檢證明。
GPA(學業平均成績)是申請美國大學的重要指標。台灣多數學校採 4.3 制,而美國普遍使用 4.0 制,導致申請時需進行換算。直接按比例轉換並不準確,建議依據 A、B、C 等級 對應美國 GPA 計分方式,或透過 WES 等機構進行認證。名校通常要求 3.5 以上 的 GPA,若 GPA 未達標,仍可透過學習趨勢、專業表現與課外經歷提升競爭力。
免托福、雅思和 GRE / GMAT / SAT 即可申請美國、英國、加拿大大學/研究所喔!